新闻中心 /News
自由式滑雪世锦赛落幕,中国小将斩获空中技巧金牌创历史【壹号娱乐官网】
在刚刚结束的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上,中国选手李文龙以一套近乎完美的空中动作组合,力压群雄,摘得男子空中技巧项目金牌,这是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在本届世锦赛上的首枚金牌,也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世锦赛历史上的最佳成绩。
比赛回顾:高难度动作奠定胜局
本次世锦赛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圣莫里茨滑雪场举行,决赛当天,天气晴朗,风速适中,为选手们提供了绝佳的发挥条件,李文龙在资格赛中表现稳定,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决赛,决赛共三轮,首轮12名选手需完成两跳,取最高分排名前六进入第二轮;第二轮六名选手再战两跳,决出前三名进入终极对决。
李文龙在首轮便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,他的第一跳选择了难度系数4.525的“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440度”,落地稳健,获得128.70分;第二跳进一步提升难度,以“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620度”拿到135.20分,以总分第二晋级,第二轮比赛中,他顶住压力壹号娱乐下载,凭借两跳均超130分的表现,与卫冕冠军美国选手克里斯·利利斯及加拿大名将马克斯·帕罗特会师决赛最后一轮。
终极对决中,李文龙最后一个出场,面对利利斯和帕罗特分别拿出的超高难度动作(利利斯尝试了4.9难度的壹号娱乐官网“向后翻腾四周转体1800度”,但因落地不稳仅获125.50分;帕罗特则以4.7难度动作拿到131.80分),李文龙果断选择了一套结合技术与稳定性的动作组合——“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620度”接“侧向翻转1080度”,最终以141.05分的全场最高分锁定胜局。
教练团队:科学训练与心理建设是关键
赛后,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张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壹号娱乐官网,李文龙的胜利是团队多年科学训练的成果。“我们从动作编排到体能分配都做了精细化研究,尤其是针对他落地稳定性的专项训练。”张振特别提到,李文龙在赛前一个月曾因膝伤短暂停训,但医疗团队通过低温疗法和肌肉激活技术,帮助他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最佳状态。
心理教练王颖则透露,队伍为应对大赛压力设计了“模拟实战”训练:“我们让选手在嘈杂环境中完成动作,甚至故意制造突发状况,比如临时更改出场顺序,以锻炼他们的抗干扰能力。”这一策略在决赛中显效——李文龙在利利斯失误后依然冷静调整呼吸,最终完美发挥。
国际反响:新星崛起改变项目格局
李文龙的夺冠在国际滑雪界引发广泛讨论,国际滑雪联合会(FIS)技术代表约瑟夫·哈伯称赞道:“他的动作不仅难度高,而且完成度接近教科书级别,尤其是空中轴线的控制堪称典范。”自由式滑雪名将、冬奥会三金得主大卫·怀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:“欢迎加入冠军俱乐部!未来属于像李文龙这样的年轻人。”
此次胜利也标志着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突破,过去十年,中国队在该项目上更多依赖女队争金(如徐梦桃、孔凡钰等名将),男队虽偶有奖牌入账,但始终未能登顶世锦赛,李文龙的成功,为中国男队注入了强心剂。
背后故事:从东北雪场到世界之巅
23岁的李文龙出生于黑龙江七台河,这座以短道速滑闻名的城市同样孕育了他的滑雪梦想,他8岁开始练习滑雪,12岁入选省队,16岁在全国青年赛中崭露头角。“小时候训练条件艰苦,零下30度也要坚持跳台训练,”李文龙赛后回忆,“但每次完成新动作的成就感,让我爱上了这项运动。”
他的父亲李建国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,曾在采访中透露:“文龙从小就有股倔劲儿,摔得再狠也不哭,爬起来继续练。”这种坚韧在2019年得到回报——李文龙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夺得银牌,随后入选国家队。
展望未来:冬奥周期的新目标
随着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周期的开启,李文龙被视为中国队新的冲金点,但他本人保持低调:“世锦赛金牌只是起点,冬奥会的竞争会更激烈,我需要继续提升动作难度和稳定性。”据悉,教练组已为他规划了“四周转体1980度”的动作储备,预计在下赛季的国际杯分站赛中尝试。
本届世锦赛上,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共收获1金1银2铜,位列奖牌榜第三,除李文龙外,女子空中技巧选手邵琪获得银牌,坡面障碍技巧小将张宇翔摘得铜牌,混合团体项目也登上领奖台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:“这支年轻队伍展现了极强的潜力,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,力争在冬奥会上实现更大突破。”
自由式滑雪作为极限运动的代表,始终以“挑战自我”为核心精神,李文龙和他的队友们,正用一次次腾空翻转,书写着中国冰雪运动的新篇章。